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


2017-09-07 09:50:05   29次查看   信息编号:20182541173  举报该信息
  •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
  •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
4006032110
联系时,请一定说明在金典365网看到的,谢谢!见面最安全,发现问题请举报。

服务内容:其他

地区:枣庄 > 市中

QQ号:



详情介绍:

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学生身心发展等内部因素,也有来自环境与教育影响等外部因素。
1.      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原因
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,渐趋成熟,但心理却很不成熟。这一时期充满矛盾,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。
(1) 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,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,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“保护”,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。但是,不少教师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,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,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。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,学生认为老师不尊重他——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。
(2) 强烈的好奇心,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,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想得到;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,越想接触。尤其是对那些受到封闭禁锢的事物,向往之情更为迫切,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,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。
(3) 行为和思想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,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,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、判断曲直。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,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;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。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、告诫,是对自己的嘲弄,是对自尊心的伤害,继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2.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
(1) 有些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,对学生出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,不是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强制甚至违背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学生服从。这样的做法,由于脱离学生的需要,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,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
(2) 有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,不能充分尊重学生,处理问题时常常未经深思熟虑,不问青红皂白,采取过激的措施;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,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,长此以往必然产生敌对情绪、逆反心理。
(3) 有些教师自身言行不一,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,但自己的行为表现却又是另外一套。这种矛盾行为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,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。
3.家庭和社会的原因
(1) 家庭破裂使一些学生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,形成孤-僻的性格,产生自--卑的心理;某些家长脾气暴--躁,对子女要求过高,方法简单粗--暴,导致子女心理压力过大;还有一些父母视孩子为“太阳”,无原则地迁就孩子,甚至包办孩子的一切„„其结果,都可能导致学生执拗、暴-躁、易冲动、刻--薄、自私等不良心态的产生,稍不如意,就以吵闹、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。
(2) 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,内容、形态、渠道也多种多样,特别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,都可能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,腐蚀他们稚嫩的心灵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。

详细图片

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
更多该用户的信息该栏目的其他信息
小贴士: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。详情请阅读金典365网免责条款
用户: a1mmu 认证: 身份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邮箱认证会员

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513号  | 苏公网安备32080402000126号
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      安全联盟行业验证     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     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